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地下综合管廊:建好更要管好用好

来源:城建档案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07-2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随着出境游的兴起,越来越多国人发现这样一个事实:不少国际大都市是闻名不如见面,看起来破旧不堪,其城建水平感觉上还不如国内很多二线城市。 改革开放40年来,我国城市面貌

随着出境游的兴起,越来越多国人发现这样一个事实:不少国际大都市是闻名不如见面,看起来破旧不堪,其城建水平感觉上还不如国内很多二线城市。

改革开放40年来,我国城市面貌堪称日新月异,其中不少城市在“颜值”上已经超过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。然而,发达国家之所以能称为“发达”,就是因为其发展过程中攒下的深厚家底。在很多领域,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。其中一项,就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。

我国城市表面光鲜亮丽的背后,是综合交错的“空中蜘蛛网”、反复开挖的马路“拉链”和每逢下雨就“看海”的窘境……这些顽疾正是我国地下管廊建设水平落后的体现。

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并在多个城市展开试点,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。综合管廊的大规模启动,意味着城市建设的重心从地上向地下转移,这不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,同时也将成为“稳增长、促改革、惠民生”的重要手段。

借政策东风,各地掀起管廊建设的热潮。截至2017年底,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开工长度已达4700公里,形成廊体2500多公里。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。

在各地紧锣密鼓展开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同时,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。有的地方政府未能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现状,片面追求大断面、大系统,总里程、总规模,造成综合管廊建设资源浪费、建设成本居高不下。有的未能开展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工作,造成综合管廊占用了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,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城市远景发展。同时,由于管廊的法律地位没有确立,管廊及其设施保护的相关规范缺乏,造成城市开发建设对管廊的保护标准无据可循,管廊安全运营存在隐患。

解决这些问题,必须明确综合管廊的法律地位,提高管廊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,因地制宜地推进综合管廊建设。同时,要理顺管廊运营管理机制,提高管理效能,明确管线入廊要求,合理制定入廊收费标准。

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。在通往“美好”的路上,我们还有很多欠账要补。综合管廊是现代城市的“生命线”,其建设是一项“百年工程”。城市的管理者们必须拿出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担当和勇气来,才能筑牢城市的“里子”,撑起城市的“面子”。

随着出境游的兴起,越来越多国人发现这样一个事实:不少国际大都市是闻名不如见面,看起来破旧不堪,其城建水平感觉上还不如国内很多二线城市。改革开放40年来,我国城市面貌堪称日新月异,其中不少城市在“颜值”上已经超过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。然而,发达国家之所以能称为“发达”,就是因为其发展过程中攒下的深厚家底。在很多领域,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。其中一项,就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。我国城市表面光鲜亮丽的背后,是综合交错的“空中蜘蛛网”、反复开挖的马路“拉链”和每逢下雨就“看海”的窘境……这些顽疾正是我国地下管廊建设水平落后的体现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并在多个城市展开试点,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。综合管廊的大规模启动,意味着城市建设的重心从地上向地下转移,这不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,同时也将成为“稳增长、促改革、惠民生”的重要手段。借政策东风,各地掀起管廊建设的热潮。截至2017年底,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开工长度已达4700公里,形成廊体2500多公里。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。在各地紧锣密鼓展开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同时,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。有的地方政府未能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现状,片面追求大断面、大系统,总里程、总规模,造成综合管廊建设资源浪费、建设成本居高不下。有的未能开展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工作,造成综合管廊占用了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,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城市远景发展。同时,由于管廊的法律地位没有确立,管廊及其设施保护的相关规范缺乏,造成城市开发建设对管廊的保护标准无据可循,管廊安全运营存在隐患。解决这些问题,必须明确综合管廊的法律地位,提高管廊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,因地制宜地推进综合管廊建设。同时,要理顺管廊运营管理机制,提高管理效能,明确管线入廊要求,合理制定入廊收费标准。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。在通往“美好”的路上,我们还有很多欠账要补。综合管廊是现代城市的“生命线”,其建设是一项“百年工程”。城市的管理者们必须拿出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担当和勇气来,才能筑牢城市的“里子”,撑起城市的“面子”。


文章来源:《城建档案》 网址: http://www.cjdazz.cn/qikandaodu/2020/0725/391.html



上一篇:探讨施工过程控制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
下一篇:德国绿色城建诠释生态内涵

城建档案投稿 | 城建档案编辑部| 城建档案版面费 | 城建档案论文发表 | 城建档案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城建档案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